霍勇團隊:降壓藥加葉酸可預防腦卒中!
日期:2015/8/24
導語:北京大學第一醫(yī)院霍勇教授在美國心臟病學會年會上公布了中國卒中一級預防試驗(CSPPT)的研究結果:在無卒中和心肌梗死的中國成人高血壓患者中,在降壓藥物基礎上加用葉酸可顯著降低新發(fā)卒中風險。
作者:林春錦 (《醫(yī)學界》專欄科普作者)
來源:“醫(yī)學界雜志”微信號
2015年3月15日,北京大學第一醫(yī)院霍勇教授在美國心臟病學會(ACC)年會上公布了中國卒中一級預防試驗(CSPPT)的研究結果,即在無卒中和心肌梗死的中國成人高血壓患者中,在降壓藥物基礎上加用葉酸可顯著降低新發(fā)卒中風險。這一研究由數百位醫(yī)學工作者歷時7年完成,2萬多例高血壓患者參與,具有里程碑的意義。
腦卒中,俗稱“中風”,位列我國第一位死因,而且其致殘率、復發(fā)率高,往往“一人得病,拖垮全家”,給社會和無數家庭帶來了沉重的負擔。我國既是高血壓大國,也是卒中大國,高血壓的流行病學特點在西方與我國之間存在較大差異,西方國家高血壓患者的卒中與心梗的發(fā)病風險之比為1:1,而我國為5:1,西方國家高血壓喜歡“走心”,而我國喜歡“走腦”,這是為什么呢?而葉酸、高血壓和腦卒中三者之間又是什么關系呢?咱們今天就聊聊這個話題。
首先來說說幾個名詞。同型半胱氨酸(Hcys)、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癥以及H型高血壓。
同型半胱氨酸是蛋氨酸(20中必需氨基酸之一)的中間代謝產物,其產生后在不同的酶、不同的輔因子的作用下存在3種不同去路。而當這些酶的基因發(fā)生突變或者輔因子缺乏,或者其他一些原因作用下,血液中的Hcys濃度就會升高,當其升高超過10umol/L,我們就稱之為“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癥”,而伴有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癥的高血壓我們稱為“H型高血壓”。
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癥有何危害呢?
簡單地說,同型半胱氨酸可對血管內皮細胞產生毒性作用,促進動脈硬化斑塊的形成,干擾血管平滑肌的正常功能。流行病學研究表明,伴有高同型半管氨酸血癥的高血壓,即H型高血壓的患者,卒中的發(fā)病風險將大大升高。
哪些原因會導致Hcys升高呢?
1.蛋氨酸攝入或多,即動物蛋白攝入過多(男性尤甚);
2.維生素B6、B12及葉酸攝入不足,尤其以葉酸攝入不足關系最為密切;
3.基因突變,如其中一個酶叫做二甲基四氫葉酸還原酶(MTHFR)的突變;
4.腎功能不全、甲狀腺功能減退等。
在我國,傳統(tǒng)的飲食及烹飪習慣,使我國普遍存在葉酸攝入不足的情況。食物中的葉酸很不穩(wěn)定,在加工和烹飪過程中將喪失50-90%的活性,加之我國居民吃菜往往過多油炸和爆炒,葉酸的破壞更甚,同時葉酸為水溶性維生素,水煮的方式也使葉酸容易喪失,而且,天然葉酸的生物利用度僅為60%左右。因此,葉酸缺乏在我國非常嚴重,H型高血壓者比例甚高。數據表明,我國高血壓患者中,男性中H型高血壓的比例為90.9%,女性為59.6%,合并的比例為75.3%,即有3/4以上的高血壓患者為H型高血壓,腦卒中的發(fā)病率亦因此居高不下。而在北美等地區(qū),強制性的谷物葉酸強化補充政策(即在面粉中添加葉酸,類似于我國的加碘鹽),使其較少有葉酸不足的情況。這就解釋了為什么西方國家高血壓走心,而我國走腦了。
說到這,大家就比較好理解霍勇教授團隊的研究結論了:在無卒中和心肌梗死的中國成人高血壓患者中,在降壓藥物基礎上加用葉酸可顯著降低新發(fā)卒中風險。在霍教授的4.5年的隨訪研究中,每天額外補充葉酸0.8mg,降低人群卒中風險達21%。
哪些人補充葉酸獲益更大呢?
1.男性,可能與男性更喜歡進食肉食,不喜歡蔬菜有關;
2.基礎葉酸水平低者;
3.同型半胱氨酸水平較高者;
4.二甲基四氫葉酸還原酶(MTHFR)基因突變?yōu)門T型者。
因此,高血壓的患者應常規(guī)檢測同型半胱氨酸水平(注意,應早晨空腹測定?。?,這在2013年的《無癥狀成年人心血管危險評估中國專家共識》即已做了推薦,有條件的可檢測二甲基四氫葉酸還原酶(MTHFR)基因型。必要時可在降壓藥物的基礎上額外補充葉酸0.8mg/天,以作為腦卒中的一級預防。
最后,我想還有兩點需要強調
1.雖然補充藥源性葉酸可以降低卒中風險,但是良好的生活方式仍是高血壓治療的基石。霍勇教授的研究中,對照組和實驗組均在醫(yī)師的指導下適當調整飲食,雖然對照組的葉酸升高僅為實驗組的1/3左右,但也說明,飲食習慣可以影響葉酸水平。菠菜、茴香、黃豆,以及其他綠葉蔬菜等均含有豐富的葉酸,合適的烹調方式可以增加葉酸的攝入,而水果中的獼猴桃、香蕉等葉酸含量也十分豐富,可以適當多進食。
2.增加葉酸攝入不等于越多越好。CSPPT研究中所補充的葉酸為0.8mg/天,而市售的葉酸片有的是5mg/片,有研究報告,過多攝入葉酸有可能增加人群癌癥的風險,大家購買時應加以注意。
(本文作者供職于福建省立醫(yī)院,本文為“醫(yī)學界雜志”原創(chuàng)文章,轉載需經授權并標明出處。)
信息來源:醫(yī)學界雜志
|